(爱国礼赞 摄影:石庆毅)
(歌唱祖国 摄影:石庆毅)
(手语歌《国家》 摄影:石庆毅)
暑假期间,我校共组织20支支教队奔赴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云南、贵州、甘肃等地,为当地学生带去温暖和快乐。他们以所学回馈社会,用青春书写责任,尽显青年大学生的担当精神。
寓教于乐,打造多彩课堂
为了打造特色课堂,给支教地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体验,各支教队根据支教地情况制定了适合学生们且寓教于乐的多彩课程及活动。丰富有趣的课程及活动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给予他们收获感和满足感。此外,这些课程和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南杉·黔州有梦队开展了为期15天的乡村夏令营活动。此次夏令营以“精灵奇趣营”命名,以自我表达与自我成长为主线,开展自然探索与科学知识普及活动,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与内在潜能。课程主要是以“主题+”活动为主、兴趣课为辅,搭配好玩有趣的阅读、艺术与游戏,开设自然探索、手工美育、爱国教育、安全消防演练、科学卫生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旨在服务乡村儿童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
“我最喜欢的就是老师的科学课了!”在完成“仿真恐龙化石挖掘游戏”后,大班的一位学生对上课的“黑黑老师”表达了喜爱。支教队改变了传统教师讲解的单一授课方式,秉持着“在体验中传播科学知识”的教学理念,采用游戏与知识相结合的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传播物理、生物等科学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在注重课堂多彩的同时,各支教队也准备了各种活动以打造课余精彩。据了解,南杉·黔州有梦、石雨、为爱黔行等多支支教队都举行了趣味运动会。运动会项目丰富且有趣,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乐趣、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运动会上撒下的汗水还未干涸,支教队又进入了“让想象力飞一会儿”的阶段。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闫店楼镇周楼村育英中学,星光支教队开展了“想象创造之百米画卷”活动,一至六年级学生全部参与。活动以“蓝天白云·绿色地球”为主题,鼓励学生们尽情想象,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这在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观念。
“这里的孩子能接触到的东西相对较少但好奇心很重,我们所能做的不多,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也希望他们能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爱随心行公益助学团队星光支教队负责人刘保惠谈到开设多彩课程和活动的初衷时说道。
梦萦家国,深植红色基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洪亮又富有感情的朗诵回荡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乡石槽小学。
百年前的呐喊,饱含进步知识分子一片爱国之心。南杉·黔州有梦支教队于8月8日带领学生升国旗·诗朗诵。“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少年中国说》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也告诉小朋友们,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谈及举办诗朗诵活动的初衷时,支教队队长王诗涵这样说道。
激情朗诵后,学生们站上勇气台,说出自己的心声。有对父母的思念;有对老师的祝福;有对友谊的期待;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朝气的学生表现出积极进取·破格创新的少年性格。
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微爱支教队于8月1日带领河南省南阳市张村镇梁庄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举行了一场以“爱国教育”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学生们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爱国主义的春风吹进了孩子的心田。微爱实践队队长曹小龙主持,梁庄中心小学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以及由孩子们组成的小·中·大营共计百余人参加文艺演出。
小营的孩子们倾情合唱《歌唱祖国》,稚嫩的歌声中凝结着敬军之声、爱国之心、民族之魂;中营的孩子们自导自演一部话剧《鸡毛信》,再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大营的孩子们带来语调激昂、耐人寻味的朗诵篇目《爱国礼赞》,将演出推向高潮。
“我们希望此次文艺演出能给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展现出当代青少年群体爱国荣国、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微爱支教队队长曹小龙说道。
秉承到山西,学山西”的理念,麦子支教队的队员们赴山西后,与山西省吕梁固贤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一起举行了庄严而神圣的升旗仪式。同时,队员们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集中学习研讨了平型关大捷,观看红色电影《太行山上》,传承红色精神。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麦子支教队队员王珺说道。
赤诚之心,诠释爱与责任
“路途泥泞,虽千万里吾往矣。”支教队员们不只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知心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们回家,与他们的父母倾心交谈,用一颗赤诚之心温暖孩子们的追梦旅程。
“陪伴学生回家,才真切的体会到孩子们上学路途的崎岖与泥泞。”石雨支教队的队员们来到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小甲头村九年制学校的学生家里,就人口、工作状况、教育投入等方面与家长交流,深入孩子内心,搭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
“想要了解孩子,就要知道孩子们背后的故事。”麦子支教队家访后发现,在山西省吕梁固贤乡,部分孩子属于和老人们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其中一部分老人因为经济问题,打算只让孩子读完小学,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加强了与老人们的沟通,尽力说服他们改变观念,对于家庭困难的,我们有一千元的信基金,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在网上发布新闻,为他们寻找资助人。”麦子支教队队员王珺在家访后说道。
奉献爱心,快乐自己。支教队员们想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感受,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做出一点改变。“我希望能够通过支教这样一种形式,给予贫困地区孩子更多的帮助,告诉他们这个社会有很多关注他们的人。愿我们的努力能够给他们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常青树支教队队长刘萃萃说道。
这份温暖将会持续传递下去,即使困难重重。微爱支教队从2013年开始传承爱与责任,坚持了七年。常青树支教队用连续五年的时间,诠释坚持二字。“我不记得第一次支教是什么时候了,但我知道支教行动,我们一直在路上。这份爱与温暖还将延续。”
石大学子奔赴多地支教,体验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环境,了解国内教育的现状,为支教地学生带去希望,向社会传递了温暖。他们用热情和激情书描绘了青春的底色,体现出了当代青年学生应有的担当精神。
【作者:王焱焱 汪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