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国卿为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索常瑞摄
周琪超为校级优秀实践队颁奖 索常瑞摄
鲁甸行调研队长吕俊杰作分享 索常瑞摄
学生参观社会实践成果展 杨鑫磊摄影
11月17日,由校团委主办的“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会在南教300举行,校团委副书记石国卿、校团委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周琪超、分管社会实践工作的团委委员及300余名学生参加分享会。
经过学院总结互评,结合各学院组织、参与青岛市机关见习、大型赛事志愿者、团中央专项社会实践行动立项队伍、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校级重点团队、社会实践总结宣传、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征集等工作情况,化学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文学院获评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文学院爱随心行公益助学团队星光支教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西部梦想协会为爱黔行支教队、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筑梦前行”乡村调研实践队等20支社会实践队伍入选校级优秀社会实践队。周琪超、石国卿为校级优秀社会实践队以及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颁奖。
会上,来自爱随心行公益助学团队星光支教队的刘保惠、山海尺墨一粟调研队的曹圆慧、爱星公益帮扶实践队的张浩、鲁甸行实践队的吕俊杰以及青岛市机关事业单位见习代表盛宏禧分别作为暑期支教、社会调研、扶困助残、乡村振兴、机关实习等方面的优秀代表,讲述了他们在乡间地头的实践故事,用亲身经历阐述当代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
吕俊杰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在暑假前往云南鲁甸调研的经历,他们一行九人前往“冰花男孩”王福满所在的学校调研、总结鲁甸特色经济作物扶贫经验、跟随当地基层扶贫干部深入一线、了解民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希望大家能多去祖国的西部走走。”吕俊杰表示,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入贫困乡村,围绕乡村治理的新举措,提出意见和建议,总结成功经验,以所学回馈社会,用青春书写青年人的责任担当。
张浩则分享了他守护“星星”的故事。走遍青岛六区四市,行程近6000千米,发放调查问卷2900余份,访谈患者家庭124户……两年来,他靠着最初的信念,从成立爱星公益帮扶实践队,到建立公益帮扶实践基地,他们和患者们一起去五四广场接力跑,一起为妈妈做顿晚餐,举办了大大小小30多个活动,实现学校、患者家庭、活动地点多地连线,铺就了一张帮扶成年自闭症患者的网络。最终,队员们与29名患者结成帮扶对子,并在多方努力下,促成11名患者实现就业。其他各代表也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实践故事,分享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得到广泛好评。
据了解,此次社会实践成果巡展另设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2019年校级优秀实践队、影博会&啤酒节志愿服务团队、青岛机关实习团队等团队参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今年暑期,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围绕国家与地方重大战略部署,聚焦理论宣讲、校友寻访、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主题,广泛开展长期式、课题式、研究式的社会实践活动。800余支实践队、6000余人次奔赴全国30个省市,深入农村、社区、城镇、厂矿等基层一线进行调研走访、支教服务、岗位实习,深入了解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切身感受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社会大舞台,以求知的精神探索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以青春所见、青春所思、青春之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者:王宇鹏、张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