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4月7日,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举办“同心共战疫,青春勇担当”线上主题团课,团课特邀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第四医疗组组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翁韵琦作为主讲嘉宾,带领海空学子走进援鄂50天的奋战之旅,走进新时代青年的奉献与担当。
“那一天,我们再次出发,背起熟悉的行囊,滚烫的心忘记了嘱托,像拥有不可磨损的力量……”一段来自援鄂医疗队的MV,让白衣天使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清晰,他们对待疫情的大无畏精神湿润了大家的眼眶。通过向大家展示新冠病毒电镜下的真实显影,翁韵琦从病毒名称的起源、病毒的特点再到临床治疗方式,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详细讲解。
紧接着,翁韵琦就“驰援武汉‘疫’不容辞”展开,讲述了他在整个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污染病区带队查房、院士亲自上阵、每天熬夜到很晚的老教授、医护人员陪一位老人看夕阳……通过一张张图片,翁韵琦向大家讲述了救治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瞬间,展示了细微之处的人文关怀。终于,在经历52天的奋战后,3月29日,翁韵琦所在的院区实现了清零。
最后,翁韵琦以口罩等防疫物资的生产为例展现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用国家“瞬间集中了42000名医护人员”表明中国体制和制度的优越性。“‘雨衣妹妹’刘仙从成都逆行给我们医护工作者送来热乎的盒饭,还有武汉人民给我们的感谢信、画卷等,这些都是给予我们的最大温暖。”翁韵琦表示,“很多人都说援鄂医疗队都是英雄,其实我觉得最值得佩服的就是武汉人民,尤其是武汉医务工作者,他们中有的甚至亲人去世了,也依然在坚持。”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工作,充实自己,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如何回报这个社会。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每一个人都在想如何回报社会,这样我们的社会也才能更好。”翁韵琦最后的话语,号召每一位青年要迎难而上,勇担重任,做最有力的行动者。
“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今后我一定要学习翁韵琦医生这种可贵的品质,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地信1902班刘知非听课后深有感触。翁韵琦的分享让学生对一线疫情防控工作者有了更多的感动,对党和国家更加自豪,对自己身上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