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称电商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也为各地的扶贫攻坚工作指引了重要方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向脱贫攻坚决胜阶段贡献青春力量,7月10日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甸行实践队深入云南大理,开展以“疫中家国,决胜小康”为主题的社会调研,实践队将基于阿里式扶贫及C2B模式的运用,从洱源县电商发展入手,为当地电商的发展献计献策。
(盛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子谦与部分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李海燕摄)
电商扶贫之声响彻洱海苍山
一直以来,通过电商平台推荐并销售土特产品,洱源县走在前列。7月10日,实践队来到洱源县,展开了为期6天的洱源县电子商务社会调研,通过走访洱源县电子商务局、右所镇企业办等地,实践队了解到,早在2016年11月,为加快全县县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洱源县提出规划建设“1+9+90”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并于2017年8月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争取到中央财政资金1500万元,专享用于项目建设。
在对电商服务发展中心经理李晓龙的采访中,队员们得知,当地的电商平台在成立初期是通过走基层的方式,以市场最高价收购产品,并采取“先付钱,后卖货”的形式稳步开展。除此之外,当地商务局也通过多种模式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当地电商经济。其中,李晓龙向实践队员们重点介绍了涵盖全县的“1+9+90”县镇村电商公共服务模式、“洱海之源”公共区域品牌效应、“公共电商+个人电商”并行的电商模式。他讲道:“正是因为这些特色模式的应用,我们解决了偏远地区农户自主运输农产品的交通难题和散户、小作坊产品注册商标难、销路窄的问题。用实现增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不断拓展销路,从而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李晓龙表示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高校帮扶策略也是当地电商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实践队员来到洱源县右所镇人民政府 李海燕摄)
洱源龙头企业带动电商发展
7月12日至14日,实践队走访了朴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源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根据电子商务典型案例探索电商发展新模式,为更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实践队队员联系了电商服务站负责人杨宁,经过深入探讨得知,朴宁电商公司目前拥有自营店铺四个,包括淘宝、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的店铺,已完成云南农特产品上新50多种,其中农副产品30多种,预包装食品20多种。
“2020年受新冠病毒影响,农特产品滞销严重,直到三月份,我们决定上网销售,三个月的时间里,突破了重重困难,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挽回了很多损失。”杨宁说道。基于“梅果之乡”、“鱼米之乡”的良好产地环境,特产品质优良,所以当地农产品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同时,杨宁还为实践队分享了下一步发展思路,如在加强运营团队建设、扩大产业链仓储规模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将公司发展成为洱源电商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等。
(洱源县商务局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参观电商产品 李海燕摄)
聚焦昌宁电商,基层调查采访
7月15日,实践队来到了昌宁县,采访了盛鸿电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子谦先生。据了解,公司主要经营的就是本地的一些产品,比如野生菌、茶叶、核桃、魔芋等,除此之外,也会帮忙推广一些民族特色产品,比如彝族刺绣、民族服饰等,通过自制平台共享资源。
在谈及昌宁县是否有高校依托助力脱贫等政策时,张子谦回答道:“确实有,昌宁县挂靠的是东北大学。和他们有很多合作的,他们的人也来过这边考察,不只是经济脱贫方面,还有文化脱贫方面,这里的学生高考如果填报东北大学的话,招收的名额也多一点,当然,前提是要有这个被东北大学录取的实力。”
据了解,昌宁县素有“千年茶乡”之称,关于本地茶叶销售问题,实践队通过采访得知,盛鸿公司在此方面较为出色,因为这边的茶叶货真价实,产量也比较多,因此更注重质量、口碑。“目前茶叶利润越来越薄了,我们的茶是好茶,但是没有却没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现在的人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买茶叶时多选择知名度高的品牌。不过本县的茶叶主要是古树茶好一些,可以走高端路线,古茶树不是太多,不可能像普通茶叶一样量产的,而且我们这边把茶文化、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影响就比较大。”张先生说道。
经过多天实践,实践队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对大理市洱源县、昌宁县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各地电商发展都离不开政策引导,也通过完善运营体系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实践队在调研中认识到,唯有创新发展理念,诚信经营,保证产品质量,电商经济方能长久发展。通过学习各种电商模式,有助于实践队更好地探索电商发展之路,在脱贫攻坚中奉献青春力量。“通过这几天对电商扶贫的调研,我深刻地了解到时下因地制宜发展富于地方特色的电商的重要性。助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民增收,电商正在打开一条地方发展新道路。”实践队队员李海燕感悟道。
(实践队员采访昌宁县盛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子谦 李海燕摄)
【作者:赵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