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居民对渔村文化产业发展认知程度,探究渔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更好服务于渔业转型与渔民增收,7月20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山海尺墨·溟渤调研队成员于各自居住地周边展开问卷调查活动。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与线下双线结合的形式。调研队前期共收集来自山东、辽宁、浙江、江苏等15个省市的270余份线上问卷,并对问卷收集结果进行统一整理与分析。线下调研过程中,调研队就居民的年龄、学历、渔村文化了解程度、渔村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等十二个方面展开调查。通过走访、询问等方式,结合前期线上问卷调查结果,超过60%的居民表示对于渔村文化产业认知程度较低,对该产业包含内容、发展状况等概念理解较为模糊。经队员介绍之后,80%的居民表示在海边旅游过程中曾接触到该产业,并体验过相关的渔村特色文化活动。在询问关于居民对传统文化融入经济发展的看法时,其一致认为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与经济双向发展的正确选择,符合现代社会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趋势。走访过程中,定居威海的于女士表示:“通过发展渔村文化产业,前人留下来的‘好东西’既不会弄丢,经济也可以得到发展,一举两得。”同时,40%左右的居民认为政府在渔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应当积极引导企业与渔村村民寻找产业发展方向,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此次调研活动有利于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渔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思考居民对该产业发展了解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对之后产业发展推广新模式的提出及实践调研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郑慧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