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零九天的准备、九天实践时间、14通电话、246分钟的亲密沟通、六次小结报告……这是精准扶贫小分队这次实践的“精准数据”。“感谢这次独一无二的实践过程,助我充实自己,丰富了暑假色彩。”“这次实践最震撼我的应该是黄河滩区人民为决胜脱贫攻坚战付出的努力,我相信,随着脱贫攻坚战工作的不断深入,黄河滩区脱贫工作必将会实现。”实践队员们纷纷感慨道。
“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习近平主席如是说,青年人亦应如是做。在脱贫攻坚的时代浪潮下,7月中旬,我校精准扶贫小分队勇立时代潮头,以黄河滩区脱贫为主题,聚焦山东省利津县黄河滩区,旨在打造黄河滩区脱贫样板,寻求一条滩区脱贫之路。
据了解,受黄河滩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利津县经济发展缓慢,人民大多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而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利津县的黄河滩区从2017年便开始脱贫改建,至2019年末,黄河滩区已脱贫8025人,当地积极发展休闲渔业,特色农业,迈上了致富的道路。鉴于利津县脱贫效果显著,且脱贫经验能为其他地方所借鉴和复制,所以实践队选择了利津县作为此次实践的主要地点。
疫情期间,无法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实践队便通过线上与当地发改委、扶贫办、河务局等多个办事部门取得联系,在多方卖弄搜集资料后,实践队最终确定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方案,并制定了一份调研问卷。而由于疫情,问卷只能委托当地的一名实践队员龙委世在走访调查过程中进行发布。在线上与线下的共同努力之下,实践队搜集到了200余份,这些问卷最后都转化为了数据来为“利津样板”的形成提供切实的现实支撑。“我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确定一下这一整天的工作安排,一整天忙下来,常常要到凌晨一、两点左右。虽然忙碌,但能做一些调研,为脱贫攻坚战提供一些支持,我就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实践队队员龙委世说道。
这是一次实践的过程,也不失为一次认识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对队员们来说弥足珍贵,激励着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书到用时方恨少,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让我认清了自己当前的状态,我们不仅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我。” 实践队队员郝文琦说道。而另一位队员则感慨道:“通过这次实践,我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能对自身价值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二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经过努力,精准扶贫小分队已经顺利完成了对利津县黄河滩区脱贫方案的调研,初步打造出了一个“利津样板”,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挖掘生态旅游资源、结合县域经济促进滩区居民稳定就业等。“利津样板”的提出是对于利津县脱贫致富之路的总结,其对当地进一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赢得了当地办事部门的一致好评。而“利津样板”有望进一步推广,为其他滩区脱贫提供经验和现实依据,助力国家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在脱贫攻坚的时代浪潮下,精准脱贫实践队怀着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期盼,勇于承担起了青年人助力国家建设的责任,将青春力量奉献给了脱贫攻坚战,也为人生添了彩。实践队队长刘校银表示,“如果明年有机会的话,我们还会去别的地方实地调研一下。脱贫攻坚战要想打的响亮,调研就要做好。希望这些调研结果能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最后,我相信,脱贫攻坚战一定能打赢!”
【作者:王焱焱姜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