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新冠疫情对全国各地民企的影响以及企业复工的全面模式,从7月30日至8月1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疫心复工”小队通过线上合作调研的形式对民间企业的复工情况进行调研。实践队长尤奇石对调研工作进行了规划,要求每个队员各调研一类企业(包括购物类,娱乐类,学习类,餐饮类),分别由组员邱龙虎,组员吴寒,队长尤奇石,组员张帆进行负责。对于每类行业,力求计算出复工率,调研疫情带来的影响,以及复工后的防疫措施开展情况等等。
实践任务发布后,实践队成员在各自所在的省份展开了持续数天的调查,调查表明:学习类机构的复工程度近乎一百,但教师表示突发疫情导致学习计划被打乱,已安排好的课程被疫情终止。疫情好转后,学习机构每天会定时消毒,教师学生会戴着口罩上课。而上课则只上小班课,不上大班课,以此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风险。餐饮行业流量大,人口密集,存在很大的疫情传播风险,所以疫情期间不营业。疫情有所好转后,为满足人们的需要,绝大多数餐饮店铺选择开门营业。经过走访发现,截至六月底,餐饮行业复工率接近百分百。在开始营业初期,绝大多数店铺还会限制就餐人数,其中有些店铺会在进门就餐前测量顾客体温。旅游业由于组团旅游的人口聚集风险极大,业绩惨淡。游戏中心、量贩式KTV、酒吧等娱乐业的经营活动由于需要在室内封闭环境和人流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开展,因此很多场所选择了暂时停业。由于群众平时没有囤积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疫情严峻之下,国家依旧让购物行业运转,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由于很多小区和村镇仍采取封闭式管理,所以直接上门购买会造成人员聚集现象,因此大多数超市都提供了送货上门的服务。随着中国疫情形势的好转,各地各市的购物类产业复工前景良好。
(实践队员采访超市老板 邱龙飞摄影)
这次实践表明了不同行业的企业间复工规模以及形式的不同,以及健全防疫体系的价值。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小队充分认识了国家在疫情期间对各类企业的防疫措施以及开展情况,各类企业复工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各类企业复工后的防疫工作情况,以及全民不惜放弃收入选择共同抗疫的可贵精神。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全体成员对疫情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很多之前没考虑到的问题与情况,“疫心复工”小队也在实践中收获了责任担当,收获了迎难而上,收获了合作共赢。
【作者: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