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队队员在采访原山森林派出所警官-刘璐璐摄)
(护林员在检查设备 孙正摄)
为深入了解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山林防火工作现状,评估山林火灾风险,提出科学防范措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展望者实践队于7月下旬对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淄博市原山林场、青州市云门山区等地的消防设施、防火宣传、防火队伍建设和火灾隐患等方面进行考察,了解了山林防火工作现状和气候变化对山林防火的影响,并为相关部门针对减轻气候影响、加强相关宣传、提高山林防火能力提出相应对策。
赴原山林场,了解预防应急新思路
7月22日,展望者实践队赴淄博市原山林场展开调研。通过原山专业防火队队长韩克圣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消防大队队员全年无休,只有无雷暴雨时才有休息时间,正如韩队长所说:“护林防火是任务,更是责任”。实践队成员孙正发表感慨:“能干会干很重要,但风雨无阻、恪守职责才是最为珍贵的。原山林场三十年无一起火灾,这大概就是原因所在吧。”
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登上原山,实地考察消防宣传和消防配套设施情况。队员们经过山脚下的防火检查站,检查站外有严禁携带火种进山的告示牌。检查站内配有火种检测仪,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对队员们和同批入山的游客进行了检查。队员们纷纷感慨,进山时细致的检查,能够将绝大多数人为火灾规避了。进入原山,提醒游客注意森林消防安全横幅标语、指示牌随处可见,营造出人人自觉参与森林防火的氛围。实践队员孙正说:“反复出现的安全提示不是小题大做,消防安全无小事,只有反复出现,才能让人们真正重视起来。这正是原山林场消防宣传的成功之处。”
随后,实践队采访了原山森林派出所的徐警官。徐警官反复强调说,山林防火应当“防灭结合”,虽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预防工作,但绝不能忽视扑火力量的建设。队员刘璐璐认识到:“在山林防火工作中,不仅是预防,更要在突发情况来临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急处理。”
探究景区防火举措,助推防火宣传与防范
森林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失,防患于未然尤其重要,如何防范森林火灾成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实践队对青州云门山风景区进行了调研。
队员们采访了景区防火宣传科的潘琪科长,了解了近年来景区向民众宣传山林防火的办法。实践队对云门山景区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民众有自觉参与山林防火的意识,云门山景区的宣传工作成效颇大。“这说明好的宣传工作不仅要向群众灌输知识,更要培养群众的参与感、责任感,将山林防火当作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大事。”队员陈悦同说道。
与原山景区类似,景区在入口处设有火种收集站和防火检查站,严格限制外来火种输入。实践队员参观了景区消防处,工作人员向队员们展示了一些常见消防设备,同时依照景区防火岗及防火监控分布图向队员们介绍了景区的森林火灾应对办法。队员们了解到,根据地形和火势大小的区别,扑火需要选择不同消防设施。在山脚,地势较平缓,消防车可以参与救火;但在山体海拔较高处,消防车辆无法通行,需要人力运输水和消防设备,扑火较为困难。实践队员一致认为,消防设施上山难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调研智能消防云平台,建立防火风险评估模型
实践队员在新闻中了解到,青岛市崂山区消防救援大队利用智慧消防云平台开展各项工作,实现了火灾远程监控和城市的消防智能化运行,为学习当地森林防火的经验,实践队前往青岛市崂山区开展调研。
队员们了解到,火情发生后,智慧消防云平台的实时定位、视频监控、作战对讲、作战监听功能,使后方指挥部为灭火救援提供远程指导,加强了救火时的组织调动能力。
在崂山风景区青峰顶附近,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高山远程林火监控监测系统,该系统探测距离达5公里以上,发现火情后自动分析报警,提高了探测火情的精准度及早期预警能力。实践队员柴君林对这种高科技系统赞不绝口:“它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护林员的工作量,更实现了对林火的实时监测。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运用科技力量,山林防火如此重要的工作,更要有科技护航。”队员们认为,山林防火对科技手段的使用并不完善,如果能够创新性地将科技手段结合使用,消防车上山难等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在崂山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刘科长以幻灯片的形式向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崂山区的防火工作。他特别指出,清明节、重阳节的居民祭祀极易引发山火。针对这一情况,崂山区推行了无火祭祀,开展鲜花换烧纸活动。这一创新性举措极大地减轻了森林防火压力。队员陈悦同发现,崂山区正不断完善林火监测预警、以水灭火、扑火机具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高山视频、检测瞭望、地面巡护”相结合的立体监测监控体系。
“崂山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可谓是落到了实处,落到了细处。”实践队成员柴君林感慨道,“不论是细致的隐患排查,还是创新性举措的推广和高科技的运用,都体现出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体现出工作人员的尽职尽责。”与此同时,实践队在各地林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结合网络搜索的方式,完成了相关单位森林面积、防火投入、旅游人数等数据的采集,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建立一套风险评估模型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柴君林 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