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队员前往营里村调研农村房屋改造情况 王岳雯摄)
(实践队员与营里村村民交流农房保温隔热情况 赵学婷摄)
8月23日,迎风行实践队历经三个多小时来到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营里村调研新型农村建设和被动式房屋的推广应用发展情况。营里村书记周德好和营里村班子成员参加调研。
实践队在营里村参观了光伏发电试点、旧房危房改造和排水沟修建改造等项目改造工程,周书记对迎风行实践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营里村的老旧危房的修缮维修的分布情况,希望双方能够加深人才交流,深化项目合作,更好的实现校地携手共创美丽新乡村。
在与营里村的村干部进行座谈后,实践队又与村民进行了采访并发放了调研问卷。通过走访,实践队获知,营里村从2016年到现在房屋修缮重建数量登记超过40户(占比超过20%),数量大、增速快,且对建筑质量要求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在走访村民时,我们发现,大多数村民家中,都装有1-3个太阳能,实现了被动式房屋的初步理念,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深化建设新型美丽环保型乡村,但是同时一些青壮年的外出打工,影响了村庄的发展及村庄的美丽建设。因此,乡村建设与发展需要青壮年的力量。
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绝大多数村民倾向于一次性解决房屋问题,一村民在采访中说道:“我们在六七十年代建的毛坯房能坚持二三十年不出大问题,有的到现在依旧不倒,现在换成砖混式房子才十来年,想着一个屋子坚持到我们这一代人结束就很好,未来的房子也最好是能长久耐用。”村民们的这种想法也来源于往年的经验教训,在几年前村里大规模翻新墙体外墙装饰材料时由于对材料的选取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导致使用的选材在近几年频繁脱落,不得不反复翻新,费时费力,劳民伤财。
当我们介绍到被动式房屋后,村民们表示出极大兴趣和予以认可,被动式房屋的确能一次性更好的满足村民的各项需求,但也指出这种建筑在现在的农村建设中推广应用是不现实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价格、气候等方面,一次性建成被动房式房屋需要考虑高额造价和受到地理限制,具有较大局限性。总的来说,被动式房屋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仍需要进一步发展新型材料以取得相关技术性突破和解决因地制宜的问题,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努力降低被动式房屋的价格并加强宣传力度进行因地制宜发展,使得相关前沿、创新、补贴性的被动式房屋快速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岳雯 郑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