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赛事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帮助学生明晰科研成果到创业项目的有机转换过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2月1日晚在讲堂群东环103教室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第五期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材料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曹宁主讲,共计100余人参与。
本次活动共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主要载体、创新创业活动如何开展和材料学院科创团队三个部分。活动伊始,为使学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有更清晰的认识,曹宁向学生阐明创新创业的概念,他指出,创新是人们以提高人类生存的便利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所做的一些活动;而创业则是将创新好的成果进行价值的实现。在介绍创新创业三大赛事时,曹宁结合优秀团队的参赛经历详细讲述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的关键步骤和核心要素。他提出了“参赛数量为基础、激励机制为动力、集中辅导为关键、资金准备为保障”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善于发现创新的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好的指导老师和好的队员是参赛的必备要素,项目选择更是能否获得奖项的关键,所以在前期的选择上,一定要慎之又慎。”曹宁在讲述时如是说。
曹宁老师讲解创新创业知识 关佳怡摄
活动最后,曹宁向与会学生介绍了材料学院现有的14个项目团队,并就各团队的研究方向及成员组成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引导学生找到各自的科研兴趣。在学生提问环节,曹宁就“本科生如何做一个大创项目?”这一问题做出回答。他认为,本科生首先要发掘自己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联系辅导员或者团队负责老师等方式去接触项目,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初步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认真听讲 关佳怡摄
本次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三大赛事的兴趣,为今后学生参加相关赛事作铺垫,还有利于鼓励学生参与大创项目,为研究型学院的建成添砖加瓦。
【作者:乔妙 贺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