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车抓取物块梁书彬摄
裁判与参赛人员调试车辆刘洋摄
参赛选手调试小车李沐瀚摄
观赛全景刘洋摄
参赛人员合照
“右转,快!对准了再抓。”“稳住,稳住,我们快赢了!”……12月6日,由机器人工程协会主办、RPS俱乐部协办的第十六届校园智能车大赛在唐岛湾三楼多功能厅火热开赛,180支队伍共1000余人同台竞技,全方位体验科技竞赛的魅力,创下校园智能车大赛参与人数的新高。历经淘汰赛、循环赛、复活赛、冠亚军争夺赛等多轮紧张而激烈的比拼,住在山里针不戳队脱颖而出,赢得此次校园智能车大赛冠军,我们最帅对不队和苏宁输得不亏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据了解,校园智能车大赛在此前已连续举办十五届,大赛面向全校,无年级和专业限制,学生可自由组队参与,旨在打造具有石大特色的高水准、专业化的机器人赛事。智能车大赛的举办为学校广大机器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展示和提升的实践平台,同时培养了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参与各类全国性科技赛事打下了良好基础。
正式比赛开始前,学生需完成组队,并自主设计和制作智能车,在通过验收之后方可参与正式比赛。据机器人工程协会副会长李腾彪介绍,制作智能车需要以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知识为基础来制作机身,通过各类传感器和元件实现机器车的智能化,同时需要使用计算机完成对智能车程序的设定,极其考验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锻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机械设计、工艺制作、算法设计等实际工作能力。
“智能车的制作涉及多种学科综合性知识,很考验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参与这次比赛真的获益匪浅”苏宁输得不亏队队长洪子豪感慨道。
此次比赛改变了以往操作智能车抓取物块的单调形式,而将智能车比拼与下棋结合在了一起,下棋手和操作手需要默契配合方能完成整场比赛,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多个方面的思维能力。“既然是科技类赛事,就少不了创新,不仅仅是参赛选手们要注重创新意识,我们在赛事的设计上也要有意识地进行改变。”机器人工程协会会长陈昕倩说。
除了赛事规则上的创新,此次大赛还增设了单项赛与设计赛。按照大赛规则,比赛期间只允许团队中的下棋手和操作手进入比赛场地,而这容易造成其他队员参与感不足。考虑到这种情况,大赛在团队合作赛事之外增设了个人可以自主参与的单项赛,学生可选择参与其中,利用RPS俱乐部提供的成车去感受优秀智能车带来的视听冲击力。设计赛则是指在大赛正式开始前,收集各组所制作的智能车的照片,在比赛期间进行投票,选出最具设计感和美感的优秀智能车作品。设计赛的存在照顾到了智能车的美观性,在提升学生科技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参与这次比赛让我对包括智能车在内的机器人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和了解,以后我也会在这一方面拓展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果可能的话,今后我也想从事相关的工作。”参赛选手蔡子健说。
第十六届校园智能车大赛从筹备至完成历时近三个月,期间创作出了一大批兼具美观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优秀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意识。同时,融合了科普、教育和竞赛等多种因素的机器人赛事也为学校发现挖掘了众多有潜力的科技型人才,并拔高了本身已经具备各类科技比赛参赛经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科技氛围。
【作者:王焱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