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烈士寻亲,不仅仅是寻找一个家庭的归属,更是当代青年对红色基因的生动诠释”“思创论坛上与孙老师的思维碰撞,让我对‘青年’和‘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在逸夫礼堂听取讲座的石大学子们纷纷抒发着内心的感受去,公益的力量在此刻迸发。
孙嘉怿进行讲座分享 张铭玮摄
9月22日,由校团委主办,理学院团委承办的第125期思创论坛于逸夫礼堂如期举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海曙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孙嘉怿围绕“青春在追寻中闪光,理想在实践中绽放”主题做客本期思创论坛,与500余名石大师生面对面分享自身公益之路上的故事,近距离开展互动交流。
“一次与抗日老兵的相识,一次为他们拓印掌纹的活动,让我从茫然无措走上为烈士寻亲这条路。”活动现场,孙嘉怿首先向大家解释了选择“为烈士寻亲”这条道路的原因。10多年来,孙嘉怿与他的团队走南闯北,跨越了7个国家,行走了25个省份,踏过718座境内外中国烈士墓地,收集整理烈士信息3万余条。
孙嘉怿进行讲座分享 张铭玮摄
“课本太小了,装不下那么多英雄的故事;同样墓碑也太小了,刻不下那么多志愿军的英名”孙嘉怿说道,“目前中国有大约两千万名的烈士,但有名字的仅有195万名左右。籍贯不详、番号不详、重名人数众多……为烈士寻亲困难重重。”无法快速寻找,孙嘉怿就用“最笨”的方法,从每一帧视频中截取名字,和志愿者伙伴逐条记录、逐行分析,再与中华英烈网和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数据库进行双向比对。
烈士陈润祥从云南成功回到了他的家乡石家庄,尸骨残缺,但红星的五角还在闪耀;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战场上,“永远的指挥员”庄元东在70多年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山东沂南,多年付出得到了回报,多位烈士在孙嘉怿团队的帮助下“落叶归根”。孙嘉怿和他的团队在社会的帮助下,也建立起了全国首个烈士安葬地信息数据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为烈士寻亲的团队中。
讲座现场 张铭玮摄
活动最后,孙嘉怿寄语石大青年:“这个世界上最奢侈的一件东西就是和平,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要守住了,为了我们的亲人,为了我们的后代。”
“听了孙嘉怿老师关于‘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故事的分享,我深受感动,她用七年的坚持与奉献,点亮了无数烈士归家的路,我们年轻一代要勇于担当,不忘革命先烈的付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用我们的行动去温暖社会,传递正能量。”文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田泽在讲座后有所感悟。
学生代表为孙嘉怿赠送礼物 张铭玮摄
“思创论坛”创立于2002年,是由校团委主办的高端人文类学术论坛,至今已举办125期。本期思创论坛的举办,不仅让在场的师生感受到了公益的魅力,更让他们深刻领悟到了何为爱国、何为传承、何为挺膺担当,激励广大石大青年师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行动!
孙嘉怿,女,汉族,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为浙江省宁波海曙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带领团队7年为1460位烈士找到亲属,坚持做“我为烈士来寻亲”“我为烈士修遗物”项目,两个红色志愿服务项目双双拿下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各类各级大赛金奖。2024年4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孙嘉怿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作者:管建欣 韩子欣】
【责任编辑:姜士绅 王建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