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认同感。1月19日,薪火实践队非遗寻踪——前往广南侗寨探寻非遗之美。
广南侗寨,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非遗项目闻名,包括侗族大歌、木构建筑技艺、传统服饰织染等。实践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参与文化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侗族非遗项目的现状和传承情况。
侗族房屋建筑 吴佳捷摄
此次调研主题是木构建筑技艺及非遗壁画,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参观侗族鼓楼,风雨桥等建筑,欣赏了精美绝伦的壁画。侗族鼓楼是村寨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集议事、聚会和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广南侗寨的鼓楼以其高耸的塔形建筑、精美的木雕装饰和复杂的榫卯结构闻名。讲解员向实践队介绍道:“侗族鼓楼不使用一颗铁钉,全靠传统的木构技艺建成,其设计灵感源自“凤凰展翅”,象征着祥和与团结。”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仔细观摩鼓楼内部的结构,并采访了当地的鼓楼修建匠人李师傅。他向队员们讲述鼓楼的修建工艺、建造过程以及鼓楼背后的文化意义。李师傅表示:“鼓楼不仅是建筑,更是村民心灵的寄托。它见证了我们的历史,也承载着我们的文化。”
侗族鼓楼 吴佳捷摄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侗族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还认识到它面临的传承危机。”实践队队员吴佳婕表示,“非遗文化需要更多人参与保护,我们希望通过实践调研,唤起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此次广南侗寨实践活动不仅拉近了实践队与当地文化的距离,也为侗族非遗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实践队计划将调研成果整理成非遗保护报告,开展社会宣传,推动侗族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作者:吴佳捷 李禹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