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秘西藏非遗魅力,传承民族文化瑰宝,1月20日,“薪火非遗行”实践队前往德格印经院非遗寻踪。
德格印经院的碑文 泽仁多吉摄
工人印刷的工作区 泽仁多吉摄
德格印经院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宝库,收藏着超过20万块印版。这些印版内容广泛,涉及藏族历史、医学典籍以及文学作品等多个领域,是研究藏族文化的珍贵资料,每一块印版都承载着藏族先辈的智慧与技艺。实践队抵达德格印经院后,径直走进经版库房。库房内,印版被有序地存放,队员们通过查阅自带的专业资料,了解到这些印版的制作工序极为繁杂:首先要选用特定的优质木材,随后进行长时间的浸泡,使木材充分吸收水分;浸泡完成后,再经过烘干处理,使木材达到合适的干燥程度;接着对木材进行刨光,使其表面平整光滑,最后才进入雕刻环节。
刻好的模具 泽仁多吉摄
遗憾的是,此次实践现场缺乏印经师傅的操作演示过程,也没能开展刷印体验。队员们只能通过仔细观察印刷区域的工具和场地布局,结合资料研究,尝试梳理传统印刷流程,他们认真查看印刷工具的构造,推测其使用方法,在心中构建着印刷的步骤。
印刷的模具 泽仁多吉摄
为全面了解德格印经院非遗传承的现状,队员们在印经院周边区域积极走访当地居民。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得知德格印经院目前面临的一些挑战。一方面,愿意投身学习印经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传承人才出现断层;另一方面,日常维护和发展所需的资金也存在短缺情况。不过,随着近年来文化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德格印经院参观,有更多人知晓了这一古老文化,也为其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
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表示收获颇丰,他们计划回到学校和家乡后,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工作。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向师生和社区居民展示德格印经院的文化魅力;借助线上平台发布图文和视频资料,扩大宣传范围,吸引更多人关注德格印经院的非遗传承,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年学生近距离接触到非遗文化,也为德格印经院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泽仁多吉 李禹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