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30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骨干培训班为期五天的寒假集训正式拉开帷幕。
青春集结,薪火相传
伴随着激昂的团歌声,第30期青马骨干班寒假集训动员大会在逸夫礼堂隆重举行。校团委书记季林海、副书记石国卿、第30期青马骨干班班级导师、学生兼职副书记苏国阳、第30期青马骨干班团支委及全体学员参会。大会伊始,苏国阳为第29期“十佳青马学员”颁发证书。季林海为第30期青马骨干班班级导师颁发聘书,并为新学员代表授旗。第30期青马骨干班团支委为新学员代表传递薪火。第29期青马骨干班优秀学员代表侯俊涛、刘佳怡在发言中分享自己的青马故事,鼓励新学员们学思践悟,筑初心,学本领,担使命。第30期青马骨干班新学员代表朱家舒表达了对青马骨干班的期待和决心。
会议现场陈江旭摄
季林海为第30期青马骨干班授旗 谭雪慧摄
第29期青马骨干班优秀学员代表侯俊涛发言 陈江旭摄
第29期青马骨干班优秀学员代表刘佳怡发言 陈江旭摄
第30期青马骨干班新学员代表朱家舒发言 陈江旭摄
石国卿为第30期青马骨干班致辞,表达对全体学员的希望与寄语。他对第30期“小青马”提出三点期望与要求:一是牢牢把握共青团最根本、最持久的凝聚力;二是上好“四门课”,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三是把育人成果切实转化为贡献党的事业的政治成果、组织成果。他强调,青马班成员要把未来这一年集中培养的成果持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把青马工程的基因传承下去,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最后,“小青马”们写下自己对未来的目标和期待并粘贴在心愿墙上。
小青马们粘贴心愿陈江旭摄
讲座赋能,助力成长
第30期青马骨干班系列讲座第一期在逸夫礼堂进行。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毛浩然教授受邀作《“四菜一汤”与“两弹一星”——青年干部沟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八大关”》主题讲座。他围绕沟通能力培养展开深入分享,旁征博引,巧妙类比,带来了一次深入浅出的能力提升课。在对沟通核心要素“四菜一汤”的阐述中,毛院长将问题导向、换位思考、分类归类、话语修辞归为“四菜”,并举例论述了“四菜”在现实情境下的应用。谈及“一汤”,毛浩然院长解释为情绪价值,特别提到语速、气势、目光等非语言因素,指导学员们应灵活选择沟通方式,提供积极情绪价值。随后,毛院长深入剖析作为“两弹一星”的沟通关键要素。首先是“两弹”,一是事实,二是立场。在事实层面需注重数据案例的支撑,在立场层面则要秉持真知灼见。“一星”则指逻辑先行,精准归因,直击人性可以更好地理解沟通对象的需求和心理,做到大道至简、一剑封喉,快速高效地解决沟通难题。最后,毛院长分享了关于获得成功的“三部曲,三要素”,并勉励全体学员携手共进,不负韶华。
毛浩然院长讲座 李佳琦摄
毛浩然院长讲座 李佳琦摄
破冰融情,凝聚力量
下午,青马骨干班学员集中观看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特别节目《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节目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核心,通过案例展示等形式,生动呈现国家安全内涵。全体成员认真观看,深受触动,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的决心。
随后,破冰活动于学校田径场开展。本次活动以趣味游戏为载体,班级成员以7-8人为单位组建小队,有序开展活动。在小组游戏阶段,同学们进行交换名字、歌词传声筒、确认眼神等游戏,多元互动,打破坚冰,强化了学员的集体归属感,为后续培训注入蓬勃活力。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为起点,在思想淬炼与实践锻炼中携手同行,以青春之力书写奋斗新篇。
观看网络课程 李佳琦摄
破冰活动现场 康泰铭摄
破冰活动合照 陈江旭摄
走进非遗,传承文化
非遗手工会中,第30期“小青马”们亲身体验剪纸折纸、风筝制作、霄灯绘制、书法创作、缠花工艺、掐丝珐琅画制作和竹编扇编织七大非遗项目,沉浸于非遗文化的魅力之中。剪纸区,生肖动物栩栩如生;风筝区,小组内部分工明确;霄灯区,五彩颜料绘出浪漫图案;书法区,笔墨纸砚尽显艺术魅力;缠花区,丝线缠绕形成娇艳花朵;掐丝珐琅画区,细丝勾勒精美线条;竹编扇区,耐心编织感受传统技艺。学员们在此次活动中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竹编扇作品展示 陈江旭摄
风筝制作 陈江旭摄
青马十班姜姝羽表示:“今天的活动丰富多彩,干货满满,相信在接下来的集训中,我们都能进一步提升理论素养,锻炼实践能力,开拓认知视野,展现青春风采,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第30期青马骨干班寒假集训首日,“小青马”们参与了形式多样的特色课程。接下来的集训中,学员们将围绕思想淬炼、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发展等维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升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管建欣 杨筱琳 蒋莉莉 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