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荟萃夜校”第182期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大厅举行。本期活动特邀陇南市宕昌县政协委员,宕昌县羌藏文化研究会会长,宕昌县文旅顾问马昱东老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课。
活动现场 李佳琦摄
活动现场,马老师以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讲述,将陇南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红色记忆一一呈现。从岷县攻坚战的激烈交锋,到西和姜席的感人故事,再到贺龙指挥的“成徽两康”战役,马老师用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细节,带领石大学子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哈达铺,这个在红军长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转折。”马老师详细介绍了哈达铺的历史意义,这里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补给地、转折地、决策地,更是中国革命绝境逢生走向胜利的出发地。中央红军在哈达铺的“十个一”,如一张《大公报》、一场关帝庙团以上干部会议、毛主席作的形势和整编问题报告等,都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老师还分享了红军长征路上的传奇数字:中央红军平均年龄仅 20 岁,平均每百人拥有 40 余支枪支,长征途中发生 600 多次重要战役战斗,翻越 40 余座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的山脉,跨过近 100 条江河,二万五千里长征里程,全军每天平均行军 74 华里,用脚丈量 15 个省,平均每前进 300 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不朽丰碑。
活动现场 李佳琦摄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更是民族精神的丰碑和灯塔,它闪耀的光芒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奋力前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长征精神犹如一颗种子,深植在祖国的山川和大地之中,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之中。”马老师勉励同学们要在新时代坚持弘扬与践行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青年的长征路。
文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仇浩宇表示:“这些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期夜校通过马老师的精彩讲述,让红色故事走出历史,走进当代青年的心中,激励石大学子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昂扬的姿态绽放青春,以勇毅的行动展现担当。
【作者:管建欣】
【责任编辑:姜士绅 苏国阳 王建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