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在唐岛湾校区游泳馆内,一场充满活力与知识的游泳公开课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的游泳知识和技能,更推动了我校水上素质教育的发展。
本次公开课由体育教学部的翁炀晖老师担任主讲,吸引了来自各个学院的游泳爱好者们踊跃参与。课程采用“理论奠基+实践强化+急救保障”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全面系统地学习游泳知识与技能。
理论讲解 尹泽琛摄
在理论教学中,翁炀晖老师以独特的视角,从古代埃及壁画中的游泳形象,到战国时期作为军事项目的游泳,再到现代竞技游泳的发展,为学生们梳理了游泳运动的漫长历史。他重点解析了流体力学在游泳技术中的应用原理,通过对水中沉浮、平衡因素以及阻力与推进力关系的深入浅出讲解,并配合专业的动作示范,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
实践练习 尹泽琛摄
实践操作阶段,课程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浅水区,学生们从抱腿团身、前后翻滚、大字漂浮等基础动作开始,熟悉水性;通过在行进中“吹乒乓球”的趣味方式,掌握水中换气技巧;并在陆地、半陆半水和水中进行系统的蛙泳蹬腿训练,借助浮板开展换气和蛙泳腿专项练习。老师耐心地对每位学生的动作细节进行纠正,确保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
心肺复苏 尹泽琛摄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特别设置了心肺复苏急救模块。借助心肺复苏模拟人,老师现场演示了CPR(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详细讲解了胸外按压配合人工呼吸的方法、有效指标以及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学生们积极参与操作,模拟施救过程,切实提高了安全防护意识。
本次课程为游泳系列公开课首期,该系列课程共计三期,由校团委和体育教学部主办,游泳馆承办。其目的在于推进我校水上素质教育,为即将举办的学生游泳比赛做前期引导,逐步构建“基础技能+专项提升+安全救护”三位一体的游泳教学体系,后续,主办方也将继续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让更多学生在游泳运动中锤炼意志,展现青春活力。
【作者:卢志同 吴若雪 张敬卿】
【责任编辑:姜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