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荟萃夜校”第183期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期以“智启未来 AI领航”为主题,特邀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曹绍华副教授,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应用。
曹绍华教授讲述AI的发展历史 郭洋洋摄
活动现场,曹老师从“人工智能发展、技术、应用与未来影响”四部分对“人工智能和我们的未来”进行了生动的讲述,以“三次繁荣、两次低谷”的时间轴为脉,串联起人工智能的跌宕百年。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的理论萌芽,经历两次繁荣与低谷的周期交替,人工智能终在数据星云中迸发出新的活力。“为什么deepseek能够火爆全网?”曹老师从“打破垄断、价格下调、推动创新”三方面给出了答案,并将人工智能从生成式AI的应用领域扩展至现实中的众多行业。
“AIGC能做什么?”图像识别、分割与修正技术让视觉重构,自动驾驶在精密感知中驶向未来,“电商、影视、游戏、教育、金融”行业也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迎来了产业变革。“技术革命的双刃剑效应同样显著,”曹老师指出,人工智能在创造新型岗位、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AI霸权、AI风险伦理与版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构建治理体系,让创新与安全在动态平衡中共同推进”。
“为什么我的AI听不懂我的要求呢?”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今天曹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人工智能的“正确使用方式”。“定义AI角色、具体任务描述、期望达成效果、具体操作要求”,曹老师表示:“输对提示词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则在于多种AI的组合使用,曹老师为我们展示了“deepseek+kimi”的搭配,前者自动整理大纲,后者根据大纲自动制作PPT,消除了繁琐的设计和排版步骤,极大简化了PPT的制作流程。
学生提问中 郭洋洋摄
访谈结束后,曹老师对现场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回答,围绕“AI浪潮下我们该如何做”的核心,给出了清晰的行动框架,强调要“提升个人能力”,明确指出“学习AI知识”和“掌握AI技能”是适应新时代的必修课,鼓励大家“保持开放乐观的心态”,在接受中把握机遇,利用AI,超越AI。
学生提问中 郭洋洋摄
本期荟萃夜校通过曹老师的精彩讲述,让冰冷的AI语言,变为具体的身边事物,直抵当代青年的认知深处,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热情。文法学院2023级学生周庆霞表示:“我们对待人工智能,既要将它们当做工具以学其长,也要合理使用而守其界”。
【作者:贾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