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校医院急救培训室开展了应急救护技能专题培训。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及海姆立克急救法三大核心急救技能。
培训伊始,校医院急救专家以“黄金四分钟”理论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急救技能在突发状况中的关键作用。在理论教学环节,医生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标准化流程,详细演示了从环境评估、意识判断到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操作流程,并同步演示了AED设备的操作规范,演示了根据ARD语音提示响应的实操要点。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急救差异,培训进行分龄教学,对婴儿、成人进行差异化演示,直观呈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施救要领。
理论讲解结束后,研支团成员分组进行模拟训练。实操现场配备专业教具,研支团成员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照“评估-呼救-施救”标准化流程演练。医生实时纠正按压深度、频率及手法偏差,确保成员动作的准确。实操过程中,研支团成员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度,大家互相配合、互相提醒,不断规范动作、熟练操作步骤。
研究生支教团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生家毅摄
“这次培训让我建立了完整的急救知识体系,特别是掌握了不同场景下的应对策略。”王心宇表示。本次培训不仅让研支团成员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也增强了成员的个人责任感与团队协作精神,强化了研支团的服务保障能力,更为后续支教工作中应对突发事件构筑了专业防线,为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常婷】
【责任编辑:姜士绅 王建侨】